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  >   新闻动态   >   正文

新能源学院以“新”赋能促发展 暑期实干谱华章

作者: 新能源学院   信息来源:新能源学院    发布时间: 2025-08-29

暑期是学校深化教学改革、推进科研攻关、强化学科建设、拓展社会实践的关键窗口期。新能源学院紧抓暑期黄金期,以"时不我待"的紧迫感统筹推进各项工作,在学科建设、科研突破、教学创新、实践育人等领域积极开展各项工作,为新学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
学科筑基:学科申报与实验室建设加速布局

聚焦国家"双碳"战略需求,学院以“新能源+油气”为抓手,有条不紊、系统推进新能源与储能工程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申报工作。在学科建设办公室的统筹引领和悉心协助下,依托教育部信息平台,顺利完成了交叉学科论证方案的公示工作,为学科建设迈出了坚实且关键的一步。暑期期间,学院精心组织教师完成了交叉学科备案表的撰写与打磨工作,并按时上交学科建设办公室,为2026年实现首轮硕士生招生奠定了稳固的根基。为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科研创新平台,学院以“三位一体”建设体系为引领,统筹规划、系统推进学院综合实验中心建设工作。学院围绕新能源转化与存储技术、新能源与油气融合技术、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这三个学科方向,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的实验建设平台,力争为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提供支撑。8月18日下午,学院组织召开了实验室建设专题推进会,对设备储备清单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动态优化,确保实验平台既能满足教师科研需求,又能支撑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,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。此外,根据学校关于院(系)搬迁至邑校区的工作部署,学院经过充分调研讨论,对邑校区现有用房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腾挪挖潜,于7月15日顺利完成搬迁任务,为新学期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保障。

4CF08

科研攻坚:新能源与油气交叉融合协同推进

为着力破解新能源产业与传统油气产业在"双碳"转型进程中面临的难题,学院青年教师先后赴长庆油气、新疆油田、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水电站开展"技术问诊",推进校企科研联合攻关。为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技术与油气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,强化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,在继续教育学院的大力支持下,学院精心组织了10余名青年教师组成专业培训团,奔赴新疆油田公司、长庆油田公司及学校明德校区,为油田企业技术骨干开展新能源技术培训工作。学院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术活动,今年暑期,我院教师先后参加了一系列具有影响的学术会议,包括2025年中国材料大会、第三届多尺度-多介质-多物理场耦合流变学国际研讨会、中国油气开发技术年会、中国石油学会第十四届青年学术年会及2025第三届数据驱动的高熵和非晶材料(秋季)大会等,多名教师受邀作邀请报告,并担任分会场主席,有效提升了学院在全国学术领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。与此同时,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,充分利用各类学术会议和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,多管齐下、多措并举地大力宣传人才引进政策与学院发展优势,为新学期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5EBC3

育才强基:课程重构与师资赋能双轮驱动

学院以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为引领,全面推进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升级工作。8月28日上午,学院特邀校内外权威专家,对人才培养方案展开深入论证与完善工作,精心凝练课程体系,旨在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筑牢坚实支撑。在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同时,学院积极响应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,大力推进“先进储能工程”微专业建设工作,确保顺利开展人才培养工作。学院以夯实“强师工程”为重要契机,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。暑期期间,学院安排3名系主任参加2025年全国高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研讨会,选派1名教师参加2025年全国能源行业高校和企业举办的油气田新型电力系统研讨会,选派1名教师进入长庆油田开展全职挂职工作,并积极组织学院教师开展“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系列师资培训”工作。此外,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教研项目的申报工作,暑期学院共推荐申报教学成果奖2项、数字教材建设项目1项目,并推荐1名教师参加第六届陕西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。

617E9

实践育人:社会服务与知行合一深度融合

学院积极响应团中央和各级团组织号召,精心组织6支学生团队分赴多地开展主题鲜明、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,充分彰显了新能源学子将专业所学与服务社会相融合的实践品格,形成了红色教育、文化传承、生态保护、乡村振兴四位一体的育人成果矩阵。在“乡村振兴 青春建功”专项中,“阳光行动”实践团深入延安市文安驿镇,通过探访梁家河知青足迹、调研窑洞民居文化,深刻领悟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;“乡”行致远筑梦实践团则以文化传播与科技助农双轮驱动,推广邑农民画、周至猕猴桃等特色产品,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在“中华文化传承”领域,三支团队形成文化保护矩阵:“花馍非遗”团队通过工坊研学探索传统技艺活化路径;“白露蒹葭”团队在西安博物院开展文物讲解志愿服务;“仰韶文化”团队远赴河南解密彩陶文明密码,构建起从非遗技艺到考古文明的全方位文化传承体系。“美丽中国·青春行动”生态环保专项活动中,实践团队在陂湖创新开展“碧水卫士”行动,将垃圾分类科普与“两山”理念调研相结合,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。

547E6

研途共进:暖心关怀与竞赛赋能双轨并举

学院多措并举筑牢暑期育人阵地,扎实推进暑期留校学生服务工作,于7月25日启动“‘新’光闪耀,‘源’梦研途”2022级暑期留校考研学子暖心护航行动。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深入邑校区,通过“三个一”精准为考研学子保驾护航,助力学子在研途赛道上跑出青春加速度。

5AFB6

为打造优质育人环境,助力研究生学术成长,学院以"空间重构+服务升级"双举措推进雁塔校区研究生学习条件建设。针对2024级硕士研究生搬迁至雁塔校区的实际需求,学院暑期攻克重重困难,建成1个研究生工作室,为首届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,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创造了条件。暑期,学院共荣获陕西省第九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高质量成果奖2项,其中B档1项、C档1项。

443BA

作为第四届中国研究生“双碳”创新与创意大赛校赛的承办单位,学院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,不遗余力地提升竞赛品质、优化管理效能。暑假期间,在研究生工作部的大力支持下,学院高效完成了22组参赛作品的收集、整理及初步评审工作,并积极搭建桥梁,衔接校内外专家团队,对作品进行了多轮打磨。为做好赛事服务工作,学院积极拓展校际交流合作渠道,于7月20日专程前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展专题调研,汲取先进经验。为助力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,切实提升我校参赛作品质量与竞争力,学院于8月24日上午组织召开了竞赛作品打磨论证会,诚邀校内外专家为作品“把脉问诊”,全力以赴冲刺国家级竞赛奖项。

603FD

产教融通:访企拓岗与新生启航双向赋能

为深化校企合作,拓宽学生就业渠道,7月21日,学院联合学生工作部(就业创业指导中心)开展聚焦新能源产业的访企拓岗专项行动,先后走访西安天交新能源有限公司、陕西氢能研究院等企业,详细介绍学院在“双碳”战略背景下的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特色。通过深入交流,校企双方在人才联合培养、实习就业基地建设、科研项目合作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,为构建“人才培养-科研创新-产业应用”的良性循环奠定坚实基础。

A9CDF

为了高质量完成迎新工作,学院本着“教育前置、服务在线、管理协同”原则,暑假期间依托线上平台积极开展线上迎新工作。通过学院公众号、新生群发布入学指南、开展安全教育、解答新生疑问等方式,提前做好思想引导和政策解读,确保新生入学前“思想有准备、政策有了解、问题有解答”;创新开展“学长直播间”“校园云参观”等活动,增强新生归属感。8月1日,学生工作办公室组织召开迎新工作专题研讨会,进一步优化迎新工作方案,并针对性制定新生入学教育计划。下一步,学院将结合线上反馈持续优化线下迎新和教育安排,助力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。

1F534

文字:秦  燕  图片:学院各办公室(系)

编辑:靳晨璐  审核:宋海洋            


西安石油大学新能源学院版权所有©2022

技术支持: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